• <wbr id="ymiae"><nav id="ymiae"></nav></wbr>
    <input id="ymiae"></input>
  • 首頁 新聞頻道 寧德新聞

    古田版“瓦爾登湖”,滿足你對故事、森林、湖泊的執念

    2023-03-27 15:32

    圖源|翠屏湖景區

    古田· 翠屏湖

    當水墨畫卷從紙上醒來,
    就成了眼前翠屏湖的模樣。

    想用卷軸困住翠屏的山水,怕是妄想。


    從卷中跳出的翠屏湖,不止墨色一種。

    綠色做邊,湖泊被群山環抱。

    銀白為線,游船穿行在湖面的碧波間。


    湖上36個島嶼隔水相峙,

    見證著翠屏湖的前世今生。
    一片奇妙森林,一湖如鏡碧水,
    就藏在寧德古田的縣城里。

    這是一座很難被記錄的城,

    畫筆描繪不出翠屏湖的綠意千丈。

    文字記錄不詳湖底千年古城的舊時光。


    今天歷史不在書本里,

    歷史就在這片湖泊底。


    圖源|黃谷上、余新星、潘朝陽拍攝


    01翠屏湖下的城



    圖源|翠屏湖景區


    這個水域面積達37.1平方公里,蓄水量為6.41億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湖下,則是千年古邑古田舊城,古稱玉田,治所玉屏鎮。在翠屏山南、雙溪匯流之上。

    據清乾版《古田縣志》載,“古田立縣,可溯至唐”,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歷史。唐開元間始置縣,北峙翠屏,東挹龜山,西枕北臺,南際五華,雙溪映帶。翠屏為主山,其間美景不勝收。明大學士張以寧宅其下。


    古田舊城東面全景|圖源 古田網玉田熱線


    到20世紀50年代初,這座玉屏城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:3600多戶居民,1.8萬人口;設有文河、青云、文興、文勝四條街道。城內屋宇櫛比,商業繁華。城北的“龍王堂”富麗堂皇,信義山的“斯羅伯中學”,后垅頭的“超古中學”“懷禮醫院”,城內的“吉祥塔”等,均為城中亮點。俯視全城,一條清澈的劍溪由北向南繞城而過,紫橋頭橫跨溪河連接郊區,“六保尾”溪水深不見底,溪旁是高大的榕樹,郁郁蔥蔥。


    劍溪畔,舊城池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
    1957年,國家“一五”規劃建設古田溪大型水電站,圍湖蓄水。這個決定意味著要淹沒整座城垣以及周圍,據《古田溪水庫移民》記載:“古田水庫建成后正常水位382公尺,面積37.10平方公里,淹設3個公社4個街道12個大隊59個自然村,計8019戶,43154人,土地37667畝……”為此,4萬多人帶著不舍,懷著鄉愁,離開了他們世代生活的家園。古田水庫移民為國家作出了突出貢獻,移民群眾作出了巨大犧牲。


    古田舊城北門碼頭和翹尾船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
    1958年古田溪水電站終于正式動工興建,一座新城的建設也開始動工。1959年6月,古田溪電站攔河大壩下閘蓄水,福建省最大的水庫形成。1974年古田水電站落成,成為當時全國第一座“地下水力發電站”。豐富的電源輸送到福州、南平、三明、永安等10多個城市。

    古田舊城原來沒有工業,連農民收割稻谷的鐮刀也得從福州進貨。隨著水電站的建成,帶來了工業的發展,化肥、電子儀器、紡織、造紙、氣象器材、農業機械、鞋革、食用菌等30多家工廠應運而生。古田水電站不僅為我國建設梯級水電站積累了豐富經驗,而且為我國和越南及非洲一些國家培養了大批水電建設和管理人才,被譽為“新中國水電人才的搖籃”。


    古田溪水電廠 一級大壩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
    1993年春,古田文人雅士,依據玉田八景之一“翠屏朝雨”的翠屏山,以及古田元末明初的大文豪張以寧(古田縣人)取號“翠屏山人”,把古田水庫定名為“翠屏湖”。


    圖源|陳平 攝


    翠屏山無聲,翠屏湖無聲,

    正如古田人民六十多年來的默默奉獻。

    可以想象,若舊城仍在,

    隨手抓起劍溪邊上的瓦礫,

    攥的可能是宋、元、明、清的建筑史……



    02翠屏湖上的島



    群山環抱的翠屏湖,安靜深邃,不僅有著深厚悠遠的歷史文化,還有著令人向往的自然之美,古樹繁茂,上百種野生動植物在此自在生長,生態環境絕佳,PM2.5常年低于50,空氣清爽澄澈,氣候宜人。

    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、歷史悠久的地脈文化,讓這里成為擁有無盡寶藏的山湖秘境,吸引著人們去探索,去發現,去感受,在每一個與山相逢,與湖相遇的時刻,擁抱生命的奇跡。


    翠屏湖游船碼頭 / 游客服務中心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
    “湖是風景中最美、最有表情的姿容。湖泊是大地的眼睛,沿岸瀕水而生的樹木是它修長睫毛,而周圍郁郁蔥蔥的群山和懸崖則是它濃厚的眉毛?!?梭羅在《瓦爾登湖》是這樣頌揚湖泊的。翠屏湖自洽、寧靜的氣質,恰似瓦爾登,是自由、自然、生命的象征,是庫區人的鄉愁,是人們藏在心靈深處的秘密所在??匆姶淦梁?,便會想到美好與浪漫,回歸自然,思考生命的意義。


    圖源|林文強 攝


    關于森林和湖泊的所有執念,就都放在這里好嗎?選一個好天氣,我們去湖上泛舟去島上踏青吧。

    水上的輕風,吹皺一湖水;聽歡快的鳥鳴,聽風吹過樹林的聲音,踩柔軟的松葉地,觀察一朵小草花的生長;用珉口茶的時光盼風來,守住易逝的光陰;用一個傍晚的時間等日落,暮色中歸去,游船上的燈星,顆顆含著暖意。


    無風時,湖凈如鏡,山青如洗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    船過時,萬疊微波,白浪在船邊奔馳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    圖源|林文強 攝


    翠屏湖中有群鷺翔棲的白鷺島,白鷺島面積約一平方公里,樹木分外茂密,每年四至十月,都有數以千計的白鷺、灰鷺在島上棲息、繁殖,被譽為“愛情之島”。

    翠屏湖湖心島上的溪山書畫院,原為“溪山書院”,朱熹曾在此講學。1958年建古田溪水電站,溪山書院舊址亦隨之沉入湖底,50年后在原溪山書院不遠處的翠屏湖湖心島重建。


    湖心島  溪山書畫院|圖源李玲 攝


    想看藍孔雀,不一定要去西雙版納,翠屏湖也有;想逗小白鴿,不一定要去倫敦廣場,翠屏湖也有。

    翠屏湖的鳴翠島(鳥島)上有70余只藍孔雀、綠孔雀、花孔雀還有珍貴的白孔雀。買些玉米粒,看它們呆呆地跟著你,眼神里都藏著小心心。


    成年的藍孔雀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    剛出生3個月的白孔雀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
    鳴翠島(鳥島)上還有百余只白鴿,當你抵達時,藏在森林深處的鴿群會振翅而來歡迎你,或停留在你身邊,或在你的周邊盤旋畫出或大或小的圈兒。


    鳴翠島(鳥島)   白鴿廣場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    鳴翠島(鳥島)   百鳥朝鳳牌坊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
    翠屏湖上的翠屏島(鎖島)入口便有一個開闊的廣場,沿湖畔,看風吹拂了湖水,感受風的陪伴,聽風的歡悅;還有一座搖晃又堅固的平安橋,走過橋,你就可以進入鎖島森林探奇尋寶,從春夏到秋冬,這里四季都有魔法。


    翠屏島(鎖島)   平安橋|圖源 翠屏湖景區


    翠屏湖下的城,

    翠屏湖上的島。

    湖中看湖,最美妙。

    歷史中看湖,

    或許才是最最最美妙的姿勢吧。




    周邊景點介紹


    翠屏湖內湖環湖景觀慢道

    圖源|黃谷上 朱壽洋 攝

    極樂寺

    圖源|極樂古寺

    金翼村

    古田縣黃田鎮金翼村(原名鳳亭村、墓亭村)|陳瑜 攝

    臨水宮

    臨水宮|繆華 攝

    錢來山景區

    圖源|錢來山景區

    來源:文旅寧德 古田發布

    編輯:陳娥

    審核:劉寧芬 周邦在

    責任編輯:陳娥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寧德網 版權所有,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:1309374

    廣告聯系:0593-2831322 職業道德監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:0593-2876799

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

    閩ICP備09016467號-17 網絡舉報監督專區

    被强开花苞的双胞胎美女 147大147大胆全婐艺术照
  • <wbr id="ymiae"><nav id="ymiae"></nav></wbr>
    <input id="ymiae"></inpu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