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委書記“四下基層”,把脈問診共話振興
鞏固成果 開拓創新
扎實推進閩東特色鄉村振興
梁偉新赴屏南開展“四下基層”調研
3月22日至23日,市委書記梁偉新赴屏南縣開展“四下基層”活動,就推進鄉村建設管理、文創旅游、特色農業等進行調研。市領導楊方、葉其發參加。
梁偉新前往代溪鎮北墘村、熙嶺鄉四坪村、龍潭村、棠口鎮棠口村、壽山鄉壽山村,實地察看了村容村貌、特色民宿、文創小店等,并利用夜晚時間,與縣、鎮、村干部群眾代表和市直部門有關負責人進行座談,共謀振興之策,共話鄉村發展。
梁偉新指出——
多年來,屏南縣在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上持續探索,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,很不簡單、很不容易。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,不斷鞏固成果、開拓創新,在鄉村產業、鄉村文創、鄉村建設等方面形成更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做法,努力在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上走前頭、當先鋒。
梁偉新強調——
◆要持續推進古村活化發展,出臺全方位扶持政策,面向全國招商、面向鄉賢招商,引進更多先進理念、專業團隊和新村民,迅速完善旅游業態布局,并創新開展趕圩、文化節、音樂會、戲劇表演等特色活動,不斷增強凝聚力、競爭力和影響力。
◆要持續做強鄉村特色產業,聚焦高山果蔬、花卉等優勢產業,不斷提升標準化、品牌化、現代化水平,打造花園式生產基地,努力實現產業全鏈條升級;要增加文創產業附加值,引進專業銷售團隊,進一步開發生態米、黃酒、筍干等特色農產品,創新“訂單式”“組合式”銷售模式,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其中、實現增收。
◆要持續提升村莊建設品質,結合金牌旅游村打造,按照“因地制宜、修舊如舊,保留本色、有所特色”的理念,推進房屋改造、配套建設、綠化美化等工作,完善每一個環節、做好每一個細節,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。同時,要加強群防群治,落實落細鄉村消防、治安等各項工作,讓村民和游客更加安心、舒心和放心。
梁偉新還前往溪角洋工業園區,察看了屏南時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、屏南時代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、屏南潤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,強調要完善電子商務產業配套設施,加快建設區域物流中心,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穩健發展。
記者 鄭雨桐 文 張桂漢 圖
新聞多看點>>>
鄉村振興新樣板,屏南“屏”什么?

近年來
屏南縣在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上
探索出了一套“屏南模式”
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國的目光


從日益凋敝的古村落到吸引眾多人才聚集、游客紛至沓來的“小桃源”,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只用了數年的時間。
近年來,龍潭村堅持黨建引領,通過“黨組織+能人+村民+互聯網”模式,探索出引才留才、工料法、片區黨委等機制,呈現出“人來、村活、業興、文盛”的美好景象。






北墘村被譽為“紅粬黃酒之鄉”,有著制粬釀酒的優良條件,數百年來,代代相承,鑄就了深厚的酒文化。先后獲得中國傳統村蓉、中國美麗休閑鄉村、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、中國紅粬黃酒文化之鄉、全國文明村、國家 3A 級旅游景區、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十多塊金字招牌。
近年來,北墩村突出產業間的融合,探索“酒旅融合發展新模式;以黃酒文化傳承為主線,打造美麗鄉村“微景觀”,入選全省 50 個鄉村“五個美麗”建設典型案例。






四坪村先后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、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、全國“第三屆小鎮美學榜樣”、中國傳統村落,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“鄉村振興觀察點”。
近年來,四坪村充分發揮自然生態和文化資源優勢,率先探索認領“一畝田”;強化村莊發展頂層設計,著力推進資源整合,有效激活資源效益,開展村財村民雙增收實踐。





近年來,壽山村立足“茶鹽古道”特色文化內涵,主打“茶鹽古道·康養壽山”IP,以發展文創為突破口,以建設“一街三館五中心”為抓手,全面提升傳統古村落品質,激活鄉村文創及休閑旅游產業。




來源:閩東日報·新寧德客戶端
整理:藍青 鄭雨桐
圖片:張桂漢、王志凌、葉陳芬、甘葉斌、鄭鎮、鄭力煒等
編輯:卓金芳
審核:林翠慧 林珺
責任編輯:卓金芳